魏徵回答说“臣听说夺取胜利容易保持胜利困难陛下深谋远虑居安思
魏徵回答说:“臣听说,夺取胜利容易,保持胜利困难。陛下深谋远虑,居安思危,功业已很显著,道德教化又和谐融洽,长期这样处理政事,国家就没有理由倾覆败亡了。”贞观十六年,太宗问魏徵曰:“观近古帝王,有传位十代者,有一代两代者,亦有身得身失者。朕所以常怀忧惧,或恐抚养生民不得其所,或恐心生骄逸,喜怒过度。然不能自知,卿可为朕言之,当以为楷则。”徵对曰:“嗜欲喜怒之情,贤愚皆同。贤者能节之,不使过度;愚者
魏徵回答说:“臣听说,夺取胜利容易,保持胜利困难。陛下深谋远虑,居安思危,功业已很显著,道德教化又和谐融洽,长期这样处理政事,国家就没有理由倾覆败亡了。”
贞观十六年,太宗问魏徵曰:“观近古帝王,有传位十代者,有一代两代者,亦有身得身失者。朕所以常怀忧惧,或恐抚养生民不得其所,或恐心生骄逸,喜怒过度。然不能自知,卿可为朕言之,当以为楷则。”
徵对曰:“嗜欲喜怒之情,贤愚皆同。贤者能节之,不使过度;愚者纵之,多至失所。陛下圣德玄远,居安思危,伏愿陛下常能自制,以保克终之美,则万代永赖。”
生民:人民,百姓。
玄远:玄妙幽远。这里指深谋远虑。
贞观十六年(642),太宗问魏徵说:“我观察自古以来的帝王,有传帝位至十代的,也有传位一代两代的,也有自己取得又自己失去的。我所以经常心中感到忧惧,有时是担心抚育的百姓没有得到应有的安置,有时又惧怕自己产生骄矜放纵的情绪,喜怒过度。然而我不能自己察觉得到,你可以为我指出来,我当做行动的准则。”
魏徵回答说:“嗜欲喜怒的情感,贤良的人和愚昧的人都是一样的。贤良的人能够节制情感,不让它超过限度;愚昧的人则是放纵情感,大都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。陛下圣明,深谋远虑,居安思危,希望陛下经常能够自我克制,以保全善始善终的美德,那么千秋万代的基业就有了依靠。”
目录
虞夏书 尧 典
延伸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