糈用五种之精指去壳后的黍、稷、稻、粱、麦《中次十经》末有“糈
糈用五种之精:指去壳后的黍、稷、稻、粱、麦。《中次十经》末有“糈用五种之糈”。禾山:荆山山系中并无禾山,可能是“帝囷山”的脱文,也可能是“求山”的误文。倒毛:指把带毛的牲畜倒着埋在地里。与下文“倒祠”同。牛无常:上文有“太牢之具”,“牛无常”指有时用牛,有时可不用。牛并不是总是用来祭祀。毛:“毛”应当写作“用”。草:“草”字应当删掉。桂竹:“桂竹”又写作“筀(guǐ)竹”。郭璞注:“今始兴郡桂阳县
糈用五种之精:指去壳后的黍、稷、稻、粱、麦。《中次十经》末有“糈用五种之糈”。
禾山:荆山山系中并无禾山,可能是“帝囷山”的脱文,也可能是“求山”的误文。
倒毛:指把带毛的牲畜倒着埋在地里。与下文“倒祠”同。
牛无常:上文有“太牢之具”,“牛无常”指有时用牛,有时可不用。牛并不是总是用来祭祀。
毛:“毛”应当写作“用”。
草:“草”字应当删掉。
桂竹:“桂竹”又写作“筀(guǐ)竹”。郭璞注:“今始兴郡桂阳县出筀竹,大者围二尺长四丈。又交趾有篥(lì)竹,实中劲强,有毒,锐以刺虎,中之则死,亦此类也。”
扶竹:竹子的一种。郭璞注:“邛竹也。高节实中,中杖也,名之扶老竹。”
筀竹:即桂竹。
痠(suān)石:古代的一种石头,具体不详。
鸡鼓:“鸡鼓”即“鸡谷草”,鼓、谷二字读音相同。
身:“身”应当写作“手”。
蘪芜:植物名。
芎藭(xiōng qióng):多年生草本,高达半米。根茎发达,形成不规则的结节状拳形团块,具浓烈香气。茎直立,圆柱形,具纵条纹,上部多分枝,下部茎节膨大呈盘状。
帝之二女:指尧帝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,尧帝将她们嫁给舜。相传舜南巡狩,崩于苍梧,二妃奔赴哭之,陨于湘江,遂为湘水之神。郭璞注:“天帝之二女而处江为神。”
延伸阅读: